辽宁医药职业学院2022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方案

发布时间:2022-06-1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2022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方案


为进一步激发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实现以创新引领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我院将组织开展辽宁医药职业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一、大赛时间

2022年6月13

二、大赛主题

我敢闯 我会创

三、参赛对象

全院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四、参赛项目类型

(一)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

3.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二)创业组

1.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7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即2017年之后的毕业生)。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五、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 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 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 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 度融合。

六、评审内容

                        创意组评审标准

分值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20

1.具有原始创意、创造。

创新维度

2.具有面向培养“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的创意与创新

3.项目体现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一体模式创新

4.鼓励面向职业和岗位的创意及创新,侧重于加工工艺创新、实用技术创新、产品技术改良、应用性优化、民生类创意等。

20

1.团队的组成原则与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团队是否具有支撑项目成长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是否有明确的使命愿景

团队维度

2.团队的组织架构、分工协作、能力互补、人员配置、合作模式(股权结构)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情况

3.团队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紧密性,团队对项目的投入情况,团队未来投身创新创业的可能性情况。

4.支撑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20

1.充分了解所在产业(行业)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产业趋势、产业政策等情况,形成完备、深刻的产业认知。

商业维度

2.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对目标市场的特征、需求等情况有清澈地了解,并据此制定合理的营销、运营、财务等计划,设计出完整、创新、可行的商业模式,展现团队的商业思维。

3.其他:项目落地执行情况;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已有盈利能力或盈利潜力情况。

10

1.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社会价值维度

2.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3.项目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

30

1.项目应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国家情怀,恪守伦理规范,有助于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教育维度

2.项目符合将专业知识与商业知识有效结合并转化为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创新创业基本过程和基本逻辑,展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基本素养和认知的塑造力。

3.体现团队对创新创业所需知识(专业知识、商业知识、行业知识等)与技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的娴熟掌握与应用,展现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者综合能力的效力。

4.项目充分体现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5.项目能充分体现院校在职业教育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项目所在院校在项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况;体现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调创新、产教融合等模式在项目的产生与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创业组评审标准

分值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30

1.充分了解所在产业(行业)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产业趋势、产业政策等情况,形成完备、深刻的产业认知。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对目标市场的特征、需求等情况;具有完整的、创新、可行的商业模式。

商业维度

2.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使用)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

3.经营管理方面,是否有清晰的企业发展目标;是否有完备的研发、生产、运营、营销等制度和体系;是否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确保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成长性方面,是否有清晰、有效、全方位的企业发展战略,并拥有可靠的内外部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现企业战略,以建立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5.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项目融资情况,获取资金渠道情况,企业经营的现金流情况,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情况是否合理。

6.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

20

1.团队的组成原则与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团队是否具有独特的支撑项目成长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成熟的外部资源网络;是否有明确的使命愿景

团队维度

2.公司是否具有合理的组织架构、清晰的指挥链、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否有合理的岗位设置、分工协作、专业能力结构;是否有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是否有合理的股权结构,激励制度等。

3.团队对项目的各项投入情况级团队成员的稳定性情况。

4.支撑公司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公司关系的情况。

20

1.具有原始创意、创造。

创新维度

2.具有面向培养“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的创意与创新

3.项目体现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一体模式创新

4.鼓励面向职业和岗位的创意及创新,侧重于加工工艺创新、实用技术创新、产品技术改良、应用性优化、民生类创意等。

10

1.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社会价值维度

2.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3.项目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

20

1.项目应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国家情怀,恪守伦理规范,有助于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教育维度

2.项目符合将专业知识与商业知识有效结合并转化为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创新创业基本过程和基本逻辑,展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基本素养和认知的塑造力。

3.体现团队对创新创业所需知识(专业知识、商业知识、行业知识等)与技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的娴熟掌握与应用,展现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者综合能力的效力。

4.项目充分体现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5.项目能充分体现院校在职业教育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项目所在院校在项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况;体现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调创新、产教融合等模式在项目的产生与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七、竞赛流程

第一阶段:参赛团队需在6月12日之前将项目计划书上报创新创业学院,并在大创网报名“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申报参赛项目。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

第二阶段:6月13日进行比赛,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组建评审团,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比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每个团队选出一名负责人,由该负责人结合PPT阐述自己的项目(陈述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时扣分)。第二部分为随机应答,特邀评委专家根据每个团队项目的情况,对选手进行项目提问(时间为3分钟)。比赛满分为100分。

第三阶段:6月15日,对获奖项目进行校内表彰,并择优向省赛进行推荐。


八、奖项设置

校内选拔赛按照一定比例,设置奖项如下:

创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

创意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

颁发荣誉证书。


九、赛事主办方

创新创业学院


2022年6月11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孙圣钧

友情链接